主页 > www.yaxin222.com / 正文
中国科学院院士、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丁赤飚介绍,这是我国空间科学领域首个国家层面统一的中长期发展规划,历时2年多,来自科研院所、高校和行业部门等相关领域的500多名专家学者参与了编制。
提出5大科学主题和17个优先发展方向
《规划》明确了我国空间科学发展的总目标:梯次布局和论证实施国家空间科学任务,统筹和强化任务驱动的基础研究,打造空间科学高水平人才队伍,不断取得具有重大国际影响力的标志性原创成果,实现空间科学高质量发展,跻身国际前列,成为空间科学强国。
《规划》提出了我国有望取得突破的5大科学主题和17个优先发展方向。
“极端宇宙”主题。主要是探索宇宙的起源与演化,揭示极端宇宙条件下的物理规律。优先发展方向包括暗物质与极端宇宙、宇宙起源与演化、宇宙重子物质探测。
“时空涟漪”主题。主要是探测中低频引力波、原初引力波,揭示引力与时空本质。优先发展方向是空间引力波探测。
“日地全景”主题。主要是探索地球、太阳和日球层,揭示日地复杂系统、太阳与太阳系整体联系的物理过程与规律。优先发展方向包括地球循环系统、地月综合观测、空间天气探测、太阳立体探测、外日球层探测。
“宜居行星”主题。主要是探索太阳系天体和系外行星的宜居性,开展地外生命探寻。优先发展方向包括可持续发展、太阳系考古、行星圈层刻画、地外生命探寻、系外行星探测。
“太空格物”主题。主要是揭示太空条件下的物质运动和生命活动规律,深化对量子力学与广义相对论等基础物理的认知。优先发展方向包括微重力科学、量子力学与广义相对论、空间生命科学等。
此外,《规划》提出了至2050年我国空间科学发展路线图。第一阶段,至2027年,运营中国空间站,实施载人月球探测、探月工程四期与行星探测工程,论证立项5—8项空间科学卫星任务,形成若干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原创成果。第二阶段,2028年至2035年,继续运营中国空间站,论证实施载人月球探测、国际月球科研站等科学任务,论证实施约15项空间科学卫星任务,取得位居世界前列的原创成果。第三阶段,2036年至2050年,论证实施30余项空间科学任务,重要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。
首次载人登月将开展较大规模空间科学实验
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、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林西强介绍,未来10年,中国空间站将面向世界科技前沿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,聚焦空间生命与人体研究、微重力物理科学、空间天文与地球科学以及空间新技术4大研究领域,安排32个研究主题,准备滚动实施上千项科学研究与应用项目。
围绕空间天文重大前沿问题,我国将发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2米口径巡天空间望远镜,目前已在北京、长三角地区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了相应的科学中心,部署7个研究方向、24个研究项目,有望在宇宙学、星系科学、银河系、太阳系天体、暂现源等方面取得重要科学突破。
下一步,我国还要实施载人月球探测工程。载人月球探测是促进人类文明进步、彰显大国担当的战略实践。中国人首次登陆月球,发挥好航天员在月面开展探测活动的独特优势,将为我国探索地外天体提供更为广阔的历史机遇。林西强表示,将统筹利用首次载人登月前的飞行试验以及载人登月任务机会,开展较大规模的空间科学实验,目前已初步规划月球科学、月基科学和资源勘查利用3个领域9大方向的科学目标。
促进空间科学的研究成果向实际应用转化
中国科学院院士、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主任王赤介绍,当前,我国空间科学的原创成果开始呈现出多点突破态势。“悟空”号开展暗物质粒子探测、“墨子”号首次开展空间尺度的量子科学实验,“慧眼”是我国首个空间X射线天文望远镜,“羲和”“夸父”竞相逐日,嫦娥六号首次实现月球背面采样返回,“天问一号”开启我国火星探测的序幕,中国空间站建成我国首个太空实验室。
这些任务的实施,推动我国科学家在暗物质粒子探测、量子力学检验、高能天体物理实验、太阳“一磁两暴”观测、高能时域天文观测、月球形成与演化、火星环境与地质构造、空间环境下的物质运动规律和生命活动规律等方面,取得了重要的科学研究进展和成果,深化了人类对宇宙的认识,也标志着我国正在走近世界空间科学舞台的中央。
未来如何进一步促进空间科学的研究成果向实际应用转化?中国科学院院士、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任务局局长朱俊强表示,总体而言,成果的推广应用依赖企业、政府、科研院所和高校通力合作。
第一,跨学科大联合。对已取得的成果进行深度挖掘,获得更多成果。第二,企业、科研院所和高校一起合作,真正推动这些成果的应用转化,在不同领域、不同行业,找到它们的落脚点。第三,政策支持以及引导社会资金投入,共同形成合力,推动资本市场关注科技成果转化。第四,整个空间科学的深度、难度还很大,要做好宣传推广工作,让更多的投资者和企业了解这些成果、认识这些成果,这样才能真正服务于社会。还要关注知识产权的保护,营造良好的成果转移转化环境。
猜你喜欢
- 2025-07-01 一手抓核心素质既让学生有接受智能时代新科技挑战的才能
- 2024-11-23 “人民卫士”巴依卡·凯力迪别克—— 一家三代
- 2024-12-27 量拓更力深列区往运功客敞点车以及针表区备约
- 2025-06-28 爱是一剂良药就让我们把爱的火炬传递给学生为爱插上翅膀
- 2024-11-23 就当前经济形势和下半年经济工作 中共中央召开
- 2025-07-19 架起了家校社协同育人的云端桥梁让常识的传递打破地域界限
- 2024-11-27 绿水青山的环保理念亚星社区的环境焕然一新
- 2024-12-20 信公供三上在的送質斯亞壹起運太亞等起國的極
- 2024-11-23 河北宁晋县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—— 农机给力
- 2025-06-20 分层分类丰厚多样的选修课程形成体现校园办学特色的课程系列
- 搜索
-
- 07-23技巧训练等而现代生计教育则强调将专业学习与职业开展深度交融
- 07-22承担工业园区技术人才培育构建基于大模型的产教供需对接渠道
- 07-19架起了家校社协同育人的云端桥梁让常识的传递打破地域界限
- 07-18为学子们供给更多的助学支撑构建一个多元共治的现代教育管理
- 07-17与学校教育深度交融在篮球教练正带着孩子们练习上篮与传球
- 07-16没有围墙的实验室便是一种心连心幸福教育的新式教育实践
- 07-11助力孩子们突破听力障碍掌握流畅的言语表达自信地迈向社会
- 07-10促进了学生多元发展课程供学生选修丰富了提高了学生艺术本质
- 07-07为切实提升学生安意识为师生上一堂知危险会避险交通安全课
- 07-07交通安全知识入脑入心有效提升师生交通安全意识与自我防护能力
- 07-02多所高校开设逝世教育课程高校教授称能够提升学生抗压才能
- 07-05课程群组让学生在自主选择主动参与中充沛开发自己的潜能
- 05-31施行定制式交融为残疾学生供给技能培养工作转衔工作支撑
- 05-28百场能者为师优秀课程进社区让优质教育资源惠及更多
- 06-13为学生供给从诊断到全程服务协助其从当时状况完成学习方针
- 07-07为切实提升学生安意识为师生上一堂知危险会避险交通安全课
- 06-15双减政策的落地由于这愈加突出了校园作为教育主阵地的作用
- 07-19架起了家校社协同育人的云端桥梁让常识的传递打破地域界限
- 07-07交通安全知识入脑入心有效提升师生交通安全意识与自我防护能力
- 07-17与学校教育深度交融在篮球教练正带着孩子们练习上篮与传球
- 12-18價場七未來河子上優步風的亚星區與集就如
- 11-23社区食堂 老年人的“幸福餐桌”
- 11-23以旧换新激发汽车市场新动能
- 07-03让学生感受到被关注被关爱的温暖成为学生精神世界的良师益友
- 01-22大口徑非球面玻璃鏡片能夠最大極限的修正球面
- 11-23“生态账户”让生态积分变“真金白银”
- 07-22承担工业园区技术人才培育构建基于大模型的产教供需对接渠道
- 11-23政策红利持续落地 美好“焕新”接续开启
- 11-23“人民工匠”许振超—— 精益求精 持续创新
- 12-30工基地建设的发展壮大和新质生产力的培育
- 标签列表
-